根據報導,台灣至少有五十萬的卡債族,超過全國人口2%。當債台高築、入不敷出,眼看循環利息以可怕的速度不斷累積債務,卡奴們壓力大,很少不憂鬱、焦慮的。然而較深入地去了解卡債族的背景、探討其債務累積的過程,就會發現卡債與身心疾患之間的關係,並非單向性的,有部分的卡債反而是肇因於不良的壓力調適方式或是身心疾病。

B小姐的卡債源自於以過度的消費來緩和空虛感及舒解壓力。他經常到百貨公司逛街,會隨意地購買一些化妝品、衣服或小東西,常常是有人推銷就買,大包小包提回家。然而隨著短暫的快樂而來的,總是沉重的卡債壓力以及罪惡感。跟B小姐類似的病人常會這樣描述他們的經驗:「我到市場,看到打折的東西就想買,雖然買的都是日常用品,但是家裏其實已經堆很多了。」「我只要一有空閒就想去買東西,即使不知道要買什麼。」「我看到某類的名牌商品,就會想擁有,整天都在想,最後常常明知沒錢也會去買。」「我每天都在研究購物頻道或拍賣網站,家裏有一堆郵購及網拍買來的東西。」「我不喜歡逛街,只是急著要購買,常一下子就刷了很多錢。有時很貴的東西拿回家後,從來就沒有打開來用過。」儘管購物的模式不同,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享受消費瞬間的滿足,之後卻承受更強烈的失落感與財務困境,而為了舒解這些包含卡債在內的壓力,又加重他們下次購物的勁道。在這樣的例子中,壓力--> 不良的調適方式 --> 卡債--> 壓力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。

K先生接受憂鬱症治療有半年了。當病情漸漸有進展,在失業兩年多後重回職場工作,K先生卻在此時察覺到卡債的沉重壓力,治療也出現瓶頸。原來K先生有助學貸款要繳,大學畢業後的幾年始終因為感情困擾及憂鬱症問題而無法穩定工作,開始以信用卡繳納助學貸款及支付生活費用,慢慢累積了一些卡債。因為金額不是很高,K先生起先不以為意,直到工作穩定後想還卡債時,才發現以他目前的薪水只能勉強償還利息,維持債務不要繼續增加。在這個例子中,憂鬱 --> 失能 --> 卡債 --> 憂鬱形成了另一個惡性循環。像這樣因精神疾病導致卡債的情況並不少見,也不是只有憂鬱症才會。例如病態性賭博的病人,會一再地想以更大的賭注來翻盤,結果總是累積了一筆根本無力償還的龐大債務;而躁症發作的病人,則可能因為執行誇大不切實際的計劃而負債累累 。

如果說錢是物化的自由,那麼債務就是刑期。在現行的制度下,卡奴的生活黑暗而絕望,連家人都常受到連累。像K先生因為疾病而變成卡奴的例子,實在不符合社會正義;而像B小姐那樣淪為消費社會所暗中鼓勵的新階級--消費性卡奴,亦值得同情。透過卡債協商及「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」的立法,來協助卡奴解決債務問題,固然刻不容緩,但卻將對銀行業者產生直接的衝擊,也可能間接影響許多人的權益,甚至整體的經濟發展,走到這一步總是雙輸。如果能夠在產生卡奴的路上提供必要的協助,預防卡奴的產生與卡債的惡化,應該是更積極有益的做法。站在身心醫療的角度,治療如憂鬱症等身心疾病,協助病人恢復其功能,可以減少像K先生一樣的病人因失能而陷入債務當中;而協助大眾以較健康的方式來調適壓力,則能避免像B小姐這樣因失焦的消費而導致卡債纏身。另外對於因卡債而陷入憂鬱的病人,協助他們接受事實、懷抱希望,積極處理債務問題,甚至利用危機促成自我覺察,造成更深刻的改變,也是身心醫療所能負起的責任。只是身心疾病的污名化以及對醫療的誤解,在我們的社會中仍是如此普遍,以至於跟借錢的「高尚舉動」相比,尋求醫療協助似乎更加難堪。而健保制度的問題與分配的僵化,也導致這種因社會演變所產生的新醫療需求受到排擠,發展跟不上時代趨勢。這些都是極待解決的課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護士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